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论坛

专家论坛

学术研究助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访武汉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吴传清

201406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张杰

  

 

近段时间以来,我国先后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一系列区域经济发展新思路。如何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成为学界关注的热门话题。

  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面临哪些难题与困境?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社会科学界应该着重关注哪些问题?近日,围绕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记者采访了武汉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吴传清。

  中国社会科学网:有学者指出,在经济转型的当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您如何看待当前国家在战略层面勾画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举措?请您结合实际情况谈一谈国家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以及意义。

  吴传清: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发展存在明显的三不问题(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小康社会建成的目标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大层面,其中,经济建设方面要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

  2013年以来,我国先后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构想。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谋划区域发展新棋局把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带作为推动发展的战略支撑,对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一是 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二是以海陆重点口岸为支点,形成与沿海连接的西南中南、东北、西北等经济支撑带;三是推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四是深化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五是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

  上述重大战略部署对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是上述新战略区域涵括了西部、东北、中部、东部等四大经济地带,是对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深化实施。

  二是上述战略区域凸显合作共生共赢意蕴,既涉及到省际合作,也涉及到东中西地区合作,还涉及到沿海与内陆合作。

  三是上述战略区域是未来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区域,既涉及到东部地区的进一步优化发展,也涉及到由东向西、由南向北的空间拓展,是优化中国区域结构的必然选择。

  四是上述战略区域的提出凸显开放发展的国家意志,既涉及到对内开放,也涉及到对外开放,体现出沿海地区深度开放、扩展内陆和沿边开放的战略意图。

  中国社会科学网:毋庸置疑,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仍然面临体制机制等因素,在您看来,当前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您认为未来应该如何更好地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术界应该着重关注、深化对哪些问题的研究?

  吴传清: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起就致力于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在区际利益协调机制建设方面、区域政策的精准性方面、跨行政区的经济区规划编制及实施方面,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要更好地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要加强制度安排。具体包括:战略性经济区规划编制、实施与评估;相关激励约束政策设计与绩效评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立法。

  我认为,就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一重大论题而言,学术界应关注、深化研究以下问题:

一是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实践的梳理总结研究;

二是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础理论问题研究(诸如战略区域选择标准、流域经济带、交通经济带、跨境经济带、区际协同发展路径与模式、区际利益协调机制、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区域协调发展度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经济区规划编制规范与实施效果评价标准等);

三是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立法问题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张杰)

地址: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大楼A416室    电话:027-68753143    E-mail:wcq501@163.com    鄂ICP备0981234号